参禅与疑情(13)
——禅宗、佛心宗、佛语心为宗
金堂古寺 释禅心

拈花悟旨,祖道俄兴,
沩临曹洞并云门,一脉相承佛心宗,
法眼圆明,世代永传灯!
仰啟垂恩,正法恒昌明!
南摩历代祖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释禅心,岁次戊戌年庚申月癸巳日
由禅宗、佛心宗、佛语心为宗说起
禅宗又可以叫做“佛心宗”,只因禅宗师徒之间,心心相印,别无他事,代代只传“佛心印”、唯一仅传“佛之心印”!
因此之故,禅宗宣称自己“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所以“教外别传”——乃是一切语言文字,言诠境界,都无法触及到此一“佛之心印”也!
“教外别传”者,那就是在十二部的“经教”之外,别传一种不依赖于任何语言文字、不依赖于任何思虑和逻辑的“宗”——“宗”者“佛心”也!《楞伽》中便说、历代祖师宣称:“佛语心为宗!”——十二部经,全都称之为“佛语”,如此十二部经,乃至千百万亿的经、千百万亿的论,都以什么为宗呢?无不“以心为宗”!
天上天下,不管有多少汗牛充栋的经典论典,不管有多少如恒河沙、如虚空微尘般的语言文字,我都晓得这些语言文字、经典论典,无非源自是人当前一心,统统根源于“人人现前一心”——而凡由一心中所流出来的言论,便称之为“语”,所以佛有“佛语”,祖有“祖语”,众生有“众生语”,无论佛语、祖语、众生语,我们都把它称之为“教”。
所以啊,教下弘扬佛法,传讲者与听闻者之间,都是以语言文字来作递相传授的。如此一来,因上语言文字、思维逻辑,果上依然思维逻辑、语言文字,大家最后得到的,也就是一堆语言文字名相上的戏论!所谓戏论、戏论者,绝非真实、总属无常而了无实义者便是!
与“教”不同,禅宗称自己为“宗”,宗者现前直下便是佛心,本来一切现成。所谓“即心即佛”——现前一心、本即是佛!
如是教下中的万语千言,十二部经论,源流究竟起自何处呢?你若从现前一心的根本这里,亲见到了一切经、一切教、一切语、一切言,无非起自“此一心”,你便从此与“宗”契合,从此会了“佛心”!
世尊菩提树下悟道时宣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此后他老人家便在华严会上,为诸大菩萨们直指“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接下来复告诸弟子:
「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四十二章经》)。」
《大日经》中佛言:
「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秘密主,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
《净名经》云:
「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
“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如果要以一法来摄尽三界中的一切法,舍心之外再无可觅的了。当年达摩祖师,秉持世尊与西天历代祖师的命脉根本,不辞辛劳前来中国,而断言:
「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又言:
「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
傅(善慧)大士《心王铭》:
「了本识心,识心见佛。是佛是心,是心是佛…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大士又说偈: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行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
古印度传承大圆满法的人间初祖极喜金刚畅言:
「心之自性本即佛!」
而我们汉传禅宗中的五祖弘忍祖师更说: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六祖惠能大师上来便说: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可见众生与佛的不同,只在一心,悟此一心就是佛,迷此一心就是众生,心佛众生、等无差别。这四句直指教授,实为六祖顿门禅法的纲领,一部坛经的纲领,乃至一大藏教、一切佛法的纲领!
憨山大师《参禅要领》中云:
「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于此用力,故谓之修。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非除此心之外,别有可修可悟者。」
大师又云:
「除此心外,无片事可得。」
“汝之现前一念,即是本心”——这话乃是龙钦宁体的开山祖师大持明无畏洲尊者(吉美林巴),于大圆满龙钦心髓正行窍诀中所作的开门之直指也!
大家再看志公禅师的指示,是不是和上面心髓大圆满的窍诀直指并无二般:
「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大道只在目前,愚倒迷人不了!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
噶举巴大手印的祖师冈波巴大师说:“认识平常心(自心)的人,比那些深通五明的班智达还要尊贵、还要功德大!因为班智达研究的只是广泛的知识,而知识不过都是自心投射出来的定义和语义!”
冈波巴的上师密勒日巴尊者曾说:“男人的信心在嘴巴上,女人的信心在屁股上,我密勒的信心在自心”——男人的信心都在嘴巴上,只讲不做;女人的信心在屁股上——女人的信心是一屁股坐下来,在家完全依赖于男人,学佛完全依赖于师父。我密勒的信心在自心——“离心之外、无佛可成!”“这就是我密勒日巴的信心!”
莲花生大师,以及大手印、大圆满的大成就者夏加巴(第二密勒日巴)等诸道歌里面说:“向外寻求其他的佛,这是非常希奇的”——这话意味着自己的心本来就是佛,再向外觅佛,不回头认识自心即佛,那就好比禅师们说的“使佛觅佛”般愚蠢。
道歌中又说:“能认识自心的人,哪怕是放牛的愚笨之人也都能得到解脱;反之,若不肯回头认识自心,博学多闻的班智达们也不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各位真实发心的参禅求道者们啊,我们切切要有自己的自信,自己的鼻孔自己把持,切莫任由外来的绳索,一把牢牢套住被牵引了去!所谓他弓莫把、他马莫骑、他人之事莫知!当年禅心在禅堂里自信不及,于是乎后来又千里迢迢,芒鞋踏破岭头云,个中不知吃了多少苦头,跑了多少冤枉路头,最后拜得辽西怙主仁波切,拜见到阿松老堪布——谁知恩师们也还是把这句话头抛了过来:“心是什么?心在哪里?!”
可见禅宗祖师们的直指,与大手印、大圆满的直指如出一辙。禅师们说“踏著称锤原是铁”——和尚原是男人,尼姑本是女人,眼是横来鼻是直,佛祖原来此心成!
禅宗,为什么会安排一位大字不识的惠能和尚出来荷当为顶天立地的大祖师?我们千万不要说六祖是再来的菩萨、是前世就修来的!难道你就不是前世修过来的?乃至是生生世世修过来的?你我若不曾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乃至过去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又何能于现在,闻得此一最上乘顿法?
所以啊,与其他解释经典、讲经说法的教派完全不同,禅宗里头的行者一上来,就已承当全心即佛、全佛即心,离此心外、无佛可成的坚定信念,他们早已深切了知到,若人离开了现前一心,不但不会有教下的千言万语、十二部经论,甚至连十方的佛,也绝都觅不到的!大家看达摩祖师的几句偈:
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
只这心心心是佛!
这段偈是不是达摩祖师的偈诵暂且不论,但这几句话,却表达并传递了禅门行者有别于教的态度:他们一入禅门,便已全身心地投入到做行证、求实证的心性功夫上来。
原载古月禅堂金堂古寺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感恩师父!发布于2019-02-19 14:51:56| 回复 |
| |
| 感恩师父!签名:今海发布于2019-02-19 14:49:24| 回复 |
| |
| 阿弥陀佛签名:云起何处?发布于2018-11-29 09:11:20| 回复 |
| |
| 感恩师父苦口婆心! ? ? ? 发布于2018-11-28 23:01:11| 回复 |
| |
|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感恩师父🙏🙏🙏签名:宗心发布于2018-11-28 22:30:52| 回复 |
| |
| 现前一念,看!发布于2018-11-28 22:22:11| 回复 |
| |
| 珍惜日夜勤精进,免得鼻子被人牵发布于2018-11-28 22:07:25| 回复 |
| |
| 顶礼师父!感恩师父开示!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行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豪不相离,如身影相似。发布于2018-11-28 19:15:45| 回复 |
| |
| 感恩师父!发布于2018-11-28 18:54:52| 回复 |
| |
| 敢问何故喊了三个心发布于2018-11-28 18:54:40| 回复 |
| |
| 禅宗里头的行者一上来,就已承当全心即佛、全佛即心,离此心外、无佛可成的坚定信念发布于2018-11-28 16:48:19| 回复 |
| |
| 感恩师父 🙏🙏🙏发布于2018-11-28 15:59:01| 回复 |
| |
| 感恩师父🙏🙏xie x e发布于2018-11-28 15:58:42| 回复 |
| |
|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签名:苦谓生时有乖离欲, 乐谓灭时有和合欲~大乘五蕴论发布于2018-11-28 15:29:37| 回复 |
| |
|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发布于2018-11-28 14:01:18| 回复 |
| |